KMS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Palaeonotology,CAS
西藏南部洛扎地区中生代遗会谈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 | |
钟华明1; 童劲松1; 周志澄2; H Willems3; 夏军1 | |
2004 | |
发表期刊 | 古生物学报
![]() |
ISSN | 0001-6616 |
卷号 | 43期号:2页码:221-233 |
摘要 | 详细描述了西藏南部洛扎地区中生代地层中所含的遗迹化石Arenicolites sp.,Beaconites antarcticus. Chondrites sp.A,C.sp.B,C.sp.C,C.sp.D?Cruziana semiplicata,Palaeophycus tubularis,Phycodes circina- tum.Protovirgularia dichotoma,Skolithos verticalis,Teichichnus rectus和Unarites suleki计10遗迹属13遗迹种,并讨论它们的环境意义。 |
关键词 | trace fossils 遗迹化石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nigpas.ac.cn/handle/332004/41988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3.德国不来梅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钟华明,童劲松,周志澄,等. 西藏南部洛扎地区中生代遗会谈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J]. 古生物学报,2004,43(2):221-233. |
APA | 钟华明,童劲松,周志澄,H Willems,&夏军.(2004).西藏南部洛扎地区中生代遗会谈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古生物学报,43(2),221-233. |
MLA | 钟华明,et al."西藏南部洛扎地区中生代遗会谈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古生物学报 43.2(2004):221-233.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个性服务 |
查看访问统计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钟华明]的文章 |
[童劲松]的文章 |
[周志澄]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钟华明]的文章 |
[童劲松]的文章 |
[周志澄]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钟华明]的文章 |
[童劲松]的文章 |
[周志澄]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