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锶同位素(~(87)Sr/~(86)Sr)生物地层框架投影方法及其应用--以二叠系乐平统为例 |
| 叶法丞; 刘欣春; 王伟 ; 陈孝政 ; 刘静 ; 沈树忠 ; 王文倩; 王向东 ; 王玥 ; 曹长群
|
| 2015
|
发表期刊 |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
ISSN | 1674-7240
|
卷号 | 45期号:11页码:1781-1790 |
摘要 | 晚二叠世是地球历史中海水锶同位素比值(~(87)Sr/~(86)Sr)上升速率最快的时期之一, 但其具体的演化速率和规律仍有很大争议. 本文认为传统的锶同位素地层学研究争议的根本问题是不同学者选择的时间框架不一致, 即地史上锶同位素(~(87)Sr/~(86)Sr)的演化特征受投影时间轴框架(如地层厚度或绝对年龄)、沉积速率、界线研究程度以及测量方法等的影响. 综合不同研究者对乐平世地层~(87)Sr/~(86)Sr的资料, 以有时间跨度控制的牙形刺化石带为时间投影框架, 重新建立该时期全球海洋~(87)Sr/~(86)Sr的演化规律, 并获得以下新认识: (1)化石带与~(87)Sr/~(86)Sr直接对应, 可更准确反映~(87)Sr/~(86)Sr演化特征; (2)可用于缺失化石资料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研究; (3)可用于不同沉积速率剖面及不同盆地间地层学研究; (4) ~(87)Sr/~(86)Sr分析结果与样品矿物组成和分析方法有关; (5)晚二叠世海洋~(87)Sr/~(86)Sr上升速率为5.4×10~(-5)/Ma或略低; (6) ~(87)Sr/~(86)Sr数值与地层年龄关系的计算公式: D_(pro)=259-(R_S-0.70695)/5.4×10~(-5) Ma. |
关键词 | 二叠系
乐平统
锶同位素比值
牙形刺化石带
海相碳酸盐岩
稳定同位素
化学地层学
|
收录类别 | CSCD
|
语种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5582766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nigpas.ac.cn/handle/332004/38759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第一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叶法丞,刘欣春,王伟,等. 锶同位素(~(87)Sr/~(86)Sr)生物地层框架投影方法及其应用--以二叠系乐平统为例[J].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2015,45(11):1781-1790.
|
APA |
叶法丞.,刘欣春.,王伟.,陈孝政.,刘静.,...&张以春.(2015).锶同位素(~(87)Sr/~(86)Sr)生物地层框架投影方法及其应用--以二叠系乐平统为例.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45(11),1781-1790.
|
MLA |
叶法丞,et al."锶同位素(~(87)Sr/~(86)Sr)生物地层框架投影方法及其应用--以二叠系乐平统为例".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45.11(2015):1781-1790.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