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S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Palaeonotology,CAS
特马豆克期三叶虫Dichelepyge lata Peng的个体发育 | |
彭善池![]() | |
1994 | |
发表期刊 | 古生物学报
![]() |
ISSN | 0001-6616 |
卷号 | 33.0期号:1.0页码:48-62 |
摘要 | 记述了产于湘西泸溪特马豆克期锅塘组的刺尾虫类三叶虫Dichelepyge lata的个体发育过程。其最显著的变化有头鞍形状和比例的改变,头鞍沟、颈沟与背沟的分离,鞍前箍(parafrontal band)的出现与消失,胸部肋区和轴部比例宽度的改变,尾部的形状和比例的变更,尾边缘的出现和肋沟深度的增加,以及后侧刺的位置逐渐前移。组成成虫期个体的前8个体节(6个胸节和前2个尾节)极有可能在分节0期(m |
关键词 | 个体发育 刺尾虫类 三叶虫纲 |
收录类别 | CSCD |
语种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237419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nigpas.ac.cn/handle/332004/39690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第一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彭善池. 特马豆克期三叶虫Dichelepyge lata Peng的个体发育[J]. 古生物学报,1994,33.0(1.0):48-62. |
APA | 彭善池.(1994).特马豆克期三叶虫Dichelepyge lata Peng的个体发育.古生物学报,33.0(1.0),48-62. |
MLA | 彭善池."特马豆克期三叶虫Dichelepyge lata Peng的个体发育".古生物学报 33.0.1.0(1994):48-62.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查看访问统计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彭善池]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彭善池]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彭善池]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