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GPAS OpenIR
末次冰期以来长江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和环境演化
程瑜1; 李向前1; 舒军武2; 赵增玉1; 张祥云1; 郭刚1
2018
发表期刊第四纪研究
ISSN1001-7410
卷号038期号:003页码:746
摘要

通过对长江三角洲泰州地区TZK3钻孔沉积物沉积特征、微体古生物的综合分析,结合系统的高分辨率AMS ^14C、OSL测年,讨论了该地区末次冰期以来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结果显示,TZK3孔自下而上可分为6个沉积单元:1)MIS 4,砂砾层,不含有孔虫,为河床相;2)MIS 3,粉砂,含有贝壳碎片、小海贝、海相腹足类口盖,为河口相;3)MIS 2,含粘土粉砂,含少量介形虫,为河漫滩相;4)12.1~10.5cal.ka B.P.,粉砂,未见有孔虫,为河床相;5)10.5 ~6.9 cal.ka B.P.,粉砂,零星见个体非常小的有孔虫,潮汐层理发育,为受潮汐影响的河漫滩;6)6.9~4.3 cal.ka B.P.,粉砂,含有大量有孔虫,为河口砂质沉积.对比研究发现,全新世长江三角洲的最大海泛面时期为6.9 cal.ka B.P.,黄桥砂坝发育的年龄区间为7.6~4.3 cal.ka B.P.,为潮成砂坝,其发育主要受长江径流、河口潮汐流和亚洲季风的影响.

语种英语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nigpas.ac.cn/handle/332004/26950
专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作者单位1.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程瑜,李向前,舒军武,等. 末次冰期以来长江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和环境演化[J]. 第四纪研究,2018,038(003):746.
APA 程瑜,李向前,舒军武,赵增玉,张祥云,&郭刚.(2018).末次冰期以来长江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和环境演化.第四纪研究,038(003),746.
MLA 程瑜,et al."末次冰期以来长江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和环境演化".第四纪研究 038.003(2018):746.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末次冰期以来长江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和环境演(2483KB)期刊论文出版稿开放获取CC BY-NC-SA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程瑜]的文章
[李向前]的文章
[舒军武]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程瑜]的文章
[李向前]的文章
[舒军武]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程瑜]的文章
[李向前]的文章
[舒军武]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