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S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Palaeonotology,CAS
苔藓动物主要类群28S rDNA多变区的分子形态分析及其系统学意义 | |
赵华斌1; 杨群2![]() | |
2006 | |
发表期刊 | 动物分类学报
![]() |
ISSN | 1000-0739 |
卷号 | 031期号:002页码:247 |
摘要 | 测定了苔藓动物主要代表类群3种苔虫的28S rDNA全序列(3 459~3 613 bp),结合已公布的相关类群的28S rDNA全序列数据,分析了其一级结构特征,并分别绘制了D2、D3和D8区段的二级结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各类群的全序列总长均超过3 300 bp,GC含量为41.8%~57.7%;D3和D8区段的二级结构保守性较高,D2区差异显著;各区段的长度变化较大,但是,大多都具有相似的主干结构.基于二级结构多变区分子形态学特征的比较基本和基于一级结构的分子系统学结论相吻合,提示它们同样包含着重要的系统发育信息. |
语种 | 英语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nigpas.ac.cn/handle/332004/26126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安徽师范大学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赵华斌,杨群,郝家胜. 苔藓动物主要类群28S rDNA多变区的分子形态分析及其系统学意义[J]. 动物分类学报,2006,031(002):247. |
APA | 赵华斌,杨群,&郝家胜.(2006).苔藓动物主要类群28S rDNA多变区的分子形态分析及其系统学意义.动物分类学报,031(002),247. |
MLA | 赵华斌,et al."苔藓动物主要类群28S rDNA多变区的分子形态分析及其系统学意义".动物分类学报 031.002(2006):247.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个性服务 |
查看访问统计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赵华斌]的文章 |
[杨群]的文章 |
[郝家胜]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赵华斌]的文章 |
[杨群]的文章 |
[郝家胜]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赵华斌]的文章 |
[杨群]的文章 |
[郝家胜]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