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S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Palaeonotology,CAS
白垩纪缅甸琥珀中的隐翅虫及其重要生态意义 | |
蔡晨阳![]() | |
2018 | |
发表期刊 | 科技导报
![]() |
ISSN | 1000-7857 |
卷号 | 036期号:023页码:30 |
摘要 | 白垩纪缅甸琥珀中内含物研究是当前古生物研究的热点之一。隐翅虫形态多样、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目前是动物界最大的一个科。近些年,在缅甸琥珀中发现了种类丰富多样的隐翅虫化石,为研究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的演化提供了重要材料。通过对保存精美的隐翅虫化石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隐翅虫科昆虫的起源和演化,而且有助于认识早期陆地生态系统中昆虫与真菌以及昆虫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高等真菌和社会性昆虫的早期演化历史。先进的成像技术和分析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深入认识缅甸琥珀昆虫的形态功能,理解远古昆虫与周围环境的复杂关系,进而重建远古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面貌。 |
语种 | 英语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nigpas.ac.cn/handle/332004/25630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第一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蔡晨阳. 白垩纪缅甸琥珀中的隐翅虫及其重要生态意义[J]. 科技导报,2018,036(023):30. |
APA | 蔡晨阳.(2018).白垩纪缅甸琥珀中的隐翅虫及其重要生态意义.科技导报,036(023),30. |
MLA | 蔡晨阳."白垩纪缅甸琥珀中的隐翅虫及其重要生态意义".科技导报 036.023(2018):30.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个性服务 |
查看访问统计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蔡晨阳]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蔡晨阳]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蔡晨阳]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