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S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Palaeonotology,CAS
准噶尔盆地白垩纪新近纪地层颜色韵律与古环境和古气候演化 | |
王熠哲1; 吴朝东1; 马健1; 房亚男2; 许酌1; 周彦希1 | |
2019 | |
发表期刊 | 古地理学报
![]() |
ISSN | 1671-1505 |
卷号 | 021期号:003页码:451 |
摘要 | 准噶尔盆地南缘白垩纪—新近纪发育大型陆相浅水湖盆,干湿与冷暖气候频繁交替,形成了多套色彩斑斓的“五彩”地层,如灰色、灰绿色、灰白色、酱红色、红褐色、砖红色、紫红色、土黄色等。研究表明:地层颜色具有很好的沉积环境指示意义,如颜色指标L^*(黑白),a^*(红绿)以及b^*(蓝黄)可以明显区分不同的水下与水上沉积环境(如水上河流—三角洲相、泛滥平原、山麓—冲积扇相等,水下半深湖相、滨浅湖相等);地层颜色演化序列可以很好地指示白垩纪—新近纪古气候的演化过程。红色沉积物既可以形成于干旱炎热的陆上氧化环境,也可以形成于相对还原的水下环境:“陆上红”如东沟组砖红色砂泥岩、紫泥泉子组紫红色泥岩、沙湾组褐红色—土红色泥岩等,40>L^*>52,8>a^*>18,12>b^*>22;“水下红”以呼图壁河组酱红色块状泥岩为特征,35>L^*>45,2.5>a^*>4.5,5>b^*>9。早白垩世准噶尔盆地相对温暖湿润,湖泊广泛分布,颜色指标L^*(黑白)最低值接近15,a^*值介于-5~5之间,指示深灰色—灰黑色泥岩形成于还原环境。晚白垩世地层颜色指标中a^*达到了最高峰(15~25),表明准噶尔盆地气候开始出现干旱炎热趋势;古近纪始新世—渐新世,a^*与b^*值同步变化,出现了明显的负漂趋势(7~15),表明气候逐渐变冷;新近纪a*值出现新低(5~9),而L*值也接近70,表明气候持续变冷。综上所述,白垩纪末期以来,准噶尔盆地受全球气候变冷和青藏高原隆升共同影响,干旱化程度不断加强,地层颜色比较完整地保留和记录了古环境与古气候的发展演化过程。因此,系统的颜色测量和分析可以为恢复与重建中新生代沉积环境与古气候演化提供重要依据,对于探究新生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规律也具有重要意义。 |
语种 | 英语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nigpas.ac.cn/handle/332004/25606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北京大学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熠哲,吴朝东,马健,等. 准噶尔盆地白垩纪新近纪地层颜色韵律与古环境和古气候演化[J]. 古地理学报,2019,021(003):451. |
APA | 王熠哲,吴朝东,马健,房亚男,许酌,&周彦希.(2019).准噶尔盆地白垩纪新近纪地层颜色韵律与古环境和古气候演化.古地理学报,021(003),451. |
MLA | 王熠哲,et al."准噶尔盆地白垩纪新近纪地层颜色韵律与古环境和古气候演化".古地理学报 021.003(2019):451.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个性服务 |
查看访问统计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熠哲]的文章 |
[吴朝东]的文章 |
[马健]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熠哲]的文章 |
[吴朝东]的文章 |
[马健]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熠哲]的文章 |
[吴朝东]的文章 |
[马健]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